健康天地

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

发布日期:2019-05-24 11:08:06   来源:庄行幼儿园   点击量:

手足口病(HFMD)和疱疹性咽峡炎(Herpangina)都是7岁以下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种典型轻度但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感染。这两种疾病有共同点,也有区别,下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。

     【 病 原 体 】

      手足口病:由肠道病毒引起,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、肠病毒71型引起。特别是肠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备受关注,是因为它更有可能引致严重的并发症,如病毒性脑膜炎、脑炎等。

      疱疹性咽峡炎: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,主要是柯萨奇A组病毒。

     【 传 播 途 径 】

     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基本一样,都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喷出的呼吸道液体从人与人之间传播,还有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是传播,当孩子的手接触到了感染的大便,手再接触到嘴巴时,就传播了这种病毒。所以这些疾病在儿童密集处尤为常见,因为儿童之间接触和“分享”细菌的频率较高,特别是在换尿布或上厕所后没有及时洗手。

     【 潜 伏 期 】

      手足口病: 3-7

      疱疹性咽峡炎: 3-6

      说法不一,两者其实差不多,在此期间,孩子会传播病毒,但没有任何生病迹象。

    【 症 状 对 比 】

      手足口病:

       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、食欲不振、疲倦和喉咙痛;

       发烧1-2天后,口腔会出现疼痛的水疱,这些水疱一开始是细小的红点,然后会形成溃疡;

       溃疡通常位于舌头、牙肉以及口腔的两腮内侧。手掌、脚掌,甚至臀部或生殖器也会出现红疹;

       手足口病的孩子也可能没有任何病征,或只出现皮疹或口腔溃疡等。

      疱疹性咽峡炎:

      突然的高烧,伴有咽红、食欲不振的情况;

      喉咙或口腔中出现细小而疼痛的水疱,包括面颊,舌头和牙龈也可能有;

      这些小泡会很快爆开形成溃疡,这些溃疡非常小,宽度只有约2-4毫米,会非常疼痛,导致孩子吞咽困难而拒绝饮食。

       如何预防这种疾病?

虽然没办法完全防止宝宝得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,但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:

1、勤洗手,尤其是在进食前、如厕后;

2、咳嗽或打喷嚏时,要用纸巾掩盖口鼻,将污染的纸巾扔进有盖的垃圾箱里,并彻底洗净双手;

3、经常清洁和消毒家具、玩具和共用物品;

4、在病毒高发期间,应该避免去学校、儿童乐园等孩童密集区;

5、避免与病毒携带者亲密接触,如亲吻和拥抱。

6、避免与病毒携带者分享餐具和玩具……

温馨提示:出现以下情况,请见快就医!

出现脱水症状,如超过6小时没有尿、眼球凹陷、精神萎靡等;口腔溃疡持续10天以上;出现呼吸急促、心跳加速的情况;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行为异常等情况……

 

分享到: